请先看上一篇《满文的助词的写法》【此文实为对当前的建议,所以没有算作改革。】
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小 i 的转写为 -i,我还有两点改革建议:
1)小 i 的变体 ni 改写为小 i。但规定,如果小 i 前面的单词以 n 或 ng 结尾,小 i 读作 ni。
2)小 i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与前词连写[……]
请先看上一篇《满文的助词的写法》【此文实为对当前的建议,所以没有算作改革。】
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小 i 的转写为 -i,我还有两点改革建议:
1)小 i 的变体 ni 改写为小 i。但规定,如果小 i 前面的单词以 n 或 ng 结尾,小 i 读作 ni。
2)小 i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与前词连写[……]
在老蒙文中,附加成分的写法比较特殊。视觉上与“前面的单词”分隔的附加成分,实际上与“前面的单词”共同构成一个词。所以,Unicode在处理老蒙文时使用了窄宽不间断空格【NNBSP】连接这两部分。
窄宽不间断空格有4个作用:
1)形状上,表示一种空隙[……]
突然想到一个比喻的方法,能形象的说明这几种文字之间的关系。
1. 总的来说,这几种文字就像英文、法文、德文、西班牙文、捷克文等使用拉丁字母的语言之间的关系。使用同一字母体系,但字母不完全相同。
2. 满文和锡伯文就像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关系。稍有不同,但完全就是同一种语言、同一种文字。
3.[……]
锡伯文习惯使用和汉文一样的标点符号,不使用满文的传统的逗号和句号。不过,在锡伯文出版物中,经常看到美式的引号。即便在汉语中,竖排版时也使用中式的引号【『』和「」】,而不使用美式的引号【“”和‘’】。台湾即便在横排时也使用中式引号。所以,就引号问题,希望[……]
满文在历史上只使用两个标点,即᠈ 和᠉(对应于蒙古文的᠂ 和᠃)。这两个标点没有严格的使用规定,实际的使用相当混乱。同时受汉文的影响,个别满文文章不使用标点。一般说来,᠈ 相当于现代汉文的逗号和顿号,᠉ 相当于现代汉文的句号和冒号等。᠈ 的使用频率高于᠉。
关于现代满文的标点符号的使用,建议在保留[……]
锡伯文和达斡尔文的文字都是在满文的基础上,稍作修改而成。虽然在一些字母组合和变化上有所不同,Unicode 编码也不同,但是,使用独立型【辅音为词头型】的字母表是完全相同的。三种文字的【相同或不相同的】对应的字母的表音也是大致【或完全】相同的。所以,太清转写使用统一方案转写满文、锡伯文和达斡尔文。
[…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