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文的助词的写法

在老蒙文中,附加成分的写法比较特殊。视觉上与“前面的单词”分隔的附加成分,实际上与“前面的单词”共同构成一个词。所以,Unicode在处理老蒙文时使用了窄宽不间断空格【NNBSP】连接这两部分。

窄宽不间断空格有4个作用:

1)形状上,表示一种空隙。用来分隔附加成分与“前面的单词”。这一点和(普通)空格类似。

2)用于分写的附加成分之前,表示这里虽然有空隙,但不是词的边界。前后两部分在统计时算作一词。如用(普通)空格,前后两部分算作两个词。

3)换行不能出现在其前后,亦即附加成分不能出现在行首。如用(普通)空格,并无此作用。当然(普通)不间断空格能起到类似作用。

4)具有变体选择符的作用。其前面的字符是该字母的词尾型;而其后面的附加成分比较复杂,视具体附加成分而定【基本上是“无头型”,可能以词头型/特殊词头型/词中型开始,单个字母(必然是元音字母)用词尾型】。如果使用(普通)空格,后面的附加成分不能自动选择正确的变形。

对老蒙文来说,能同时起到如上作用的只有窄宽不间断空格。窄宽不间断空格对老蒙文很有意义。

老满文在创建初期,继承了这一用法。助词等成分不能出现在行首,虽与“前词”物理分隔,但是以词中型开始【单个字母(必然是元音字母)用词尾型】。新满文改革后,保留了助词等成分不能出现在行首的规定,但是除了小 i 使用词尾型,其他助词都以词头型开始。

而关于助词等成分不能出现在行首的问题,我们可以看其他语言的例子。

汉语的“的”、日语的“の”和英语的“of”与小 i 很类似。但是并没有规定“的”“の”“of”不能出现在行首。

拉丁字母、西里尔字母、希腊字母的语言中,写不下的单词可以按照规则,通过加连字符分写到两行。同一个词都可以写到两行。我们也没有理由死守“【物理上的】两个词”都不能分开的规定呢。【锡伯文常有词内换行。托忒文也有词内换行【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换】。】

实际上,我们应该增加关于一个词分写到两行的规定。如果有了这个规定,助词就完全没有理由不可以出现在行首了。

另外,英语中的所有格用 ’s 表示。语音上,所有格是在原词后加上 [s]【清辅音后】或 [z]【元音和浊辅音后】。外形上,所有格的词是在原词后直接加 ‘s,并不构成两个词,还是一个词。【例外:通过加 s 结尾的复数的所有格只加 ’,无读音增加。当然,is、has 与前词缩写后,无论语音,还是外形都和所有格不能分辨。复数形式,在读音上和所有格多数情况下不能识别,但外形上能够识别。【本段用意是,小 i 可以有特殊的处理。】

我的建议是:

1)满文中保留NNBSP【转写为减号【-】】,但只用于助词 i 前,共同构成小 i 【即 -i】。小 i 不能出现在行首。【NNBSP本身具有这一功能。】

2)其他助词前用普通空格,可以出现在行首。如果由于需要,要使这些助词不出现在行首,在这些词前使用不间断空格【不具有语法意义的普通的不间断空格【NBSP】】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Time limit is exhausted. Please reload the CAPTCHA.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