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突然明白了 U+183B 的问题。【虽然还有待考证。】当时又想到了顿悟。
顿悟,佛教术语,是汉传佛教一个很独特的论点。此派认为成佛开悟,进入无生法忍,是一个跳跃式的过程,而不是渐进式的。与此相对,称为渐悟。渐悟认为,成佛有次第性,要一阶一阶向上,慢慢清净自己的业障、见惑与思惑,经历三大僧[……]
昨天突然明白了 U+183B 的问题。【虽然还有待考证。】当时又想到了顿悟。
顿悟,佛教术语,是汉传佛教一个很独特的论点。此派认为成佛开悟,进入无生法忍,是一个跳跃式的过程,而不是渐进式的。与此相对,称为渐悟。渐悟认为,成佛有次第性,要一阶一阶向上,慢慢清净自己的业障、见惑与思惑,经历三大僧[……]
请先看上一篇《满文的助词的写法》【此文实为对当前的建议,所以没有算作改革。】
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小 i 的转写为 -i,我还有两点改革建议:
1)小 i 的变体 ni 改写为小 i。但规定,如果小 i 前面的单词以 n 或 ng 结尾,小 i 读作 ni。
2)小 i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与前词连写[……]
在老蒙文中,附加成分的写法比较特殊。视觉上与“前面的单词”分隔的附加成分,实际上与“前面的单词”共同构成一个词。所以,Unicode在处理老蒙文时使用了窄宽不间断空格【NNBSP】连接这两部分。
窄宽不间断空格有4个作用:
1)形状上,表示一种空隙[……]
锡伯文和达斡尔文的文字都是在满文的基础上,稍作修改而成。虽然在一些字母组合和变化上有所不同,Unicode 编码也不同,但是,使用独立型【辅音为词头型】的字母表是完全相同的。三种文字的【相同或不相同的】对应的字母的表音也是大致【或完全】相同的。所以,太清转写使用统一方案转写满文、锡伯文和达斡尔文。
[……]
本来没想太多有关满文排序的问题,和Sure研究了一下,发现的确这也是个问题。
我们总结了一下,可行的方案有3种。
1. 拉丁字母顺序。这是我支持的方案。现在没有人不熟悉拉丁字母顺序(英文字母顺序)。不管转写的地位和目的是什么,满文按照转写排序我认为是个好方案。任何人查满文的词典就像查汉语和英语的[……]
韵尾的 n 看起来不太起眼,可是也是有讨论的意义的。
满文里 n 有带点和不带点两种写法。做声母的 n 带点,做韵尾的 n 不带点。例外是,1)独立型 en 要加点【至少是手写体】;2)借词中,词尾的韵尾的 n 要加点。
可是有几个问题:
1)如果一个借词使用的时间长了,变成了“准[……]
希望你能理解“韵尾”一词。
满文 k 做韵尾的规则是很复杂的。而且,明显有一些是历史遗留问题,不合逻辑,没有道理。
锡伯文对此的改革是,所有韵尾的 k 都用阳性,而且,减少一个字牙【包括词中韵尾和词尾韵尾】。我不赞同减少 k 的字牙。
我有两套改革建议:
方案1)激进[……]
满文字母 k’、g’、h’ 的原型 k’,在蒙古文中也是有的。
以 k 和 k’ 为例,满文 ka 行有 6 个音节:ka ke ki ko ku ku’;k’ 行只有 2 个音节:k’a k&rsqu[……]
这里我使用韵尾一词,特指满语音节末尾的辅音。【韵尾一词主要用于汉语语音,当然汉语的韵尾可以是辅音也可以是元音。】
满文中不是每个辅音字母都可做韵尾,可做韵尾的辅音字母为:m n ng l r s x b t k。其中,m n ng 是鼻音;l 是舌边音;r 是大舌音;s x 是摩擦音;b t k[…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