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里讨论的是满文的【书面】二合元音,与【口语】双元音不是同一概念。当然,两者有着一定联系。
满文的元音有且仅有 i 和 o 可以写在元音后,构成【书面】二合元音。【“第二词根”不是二合元音。】【二合元音中元音后的 o 实际读音为u,或表述为相当于 u。也许,这是老满文改新满[……]
这里讨论的是满文的【书面】二合元音,与【口语】双元音不是同一概念。当然,两者有着一定联系。
满文的元音有且仅有 i 和 o 可以写在元音后,构成【书面】二合元音。【“第二词根”不是二合元音。】【二合元音中元音后的 o 实际读音为u,或表述为相当于 u。也许,这是老满文改新满[……]
国际音标,读到这篇文章的人应该都知道。但是,很多人对国际音标有误解。
国际语音学学会建议在使用音标时最好框在一对方括号([ ])或一对斜线(/ /)之内。这除了便于读者分辨音标和文字,还牵涉到语音标示的严谨程度,也就是严式标音法(narrow transcription,标示音素用)与宽式标音法([……]
Unicode中的蒙古字母板块从U+1800到U+18AF。蒙古字母包括老蒙文字母、托忒文字母、满文字母、锡伯文字母和老蒙文阿礼嘎礼字符、托忒文阿礼嘎礼字符、满文阿礼嘎礼字符。
蒙古字母由回鹘字母演化而来。老蒙文字母为蒙古字母的基本字母,衍生出了托忒文字母和满文字母。由于翻译佛经的需要,创造出了阿[……]
有些名词的叫法不统一,为防止混淆,保持文本统一,太清网采用如下规定:
(冒号前的粗体名词为采用的名词)
蒙古字母(Mongolian letter):包括老蒙文字母、托忒文字母、锡伯文字母、满文字母、阿礼嘎礼字符。又称蒙古文、蒙古文字母、蒙古文字母体系、蒙古字母体系。
老蒙文(Mongolia[……]
刚刚试运营本博客时,没有垃圾评论——因为也没有读者。当把原来的博客的链接改到这里后,垃圾评论蜂拥而至。Akismet效果真不错,两天拦截了60个。准确率100%!
开始设置博客时我就想,该不该启用验证码或注册机制。两者对读者都有点麻烦,所以没有启用。现在看来,虽然Akism[……]
相信大家都见过这个域名。你访问过吗?
下面源自维基百科:
example.com、example.net和example.org都是保留的二级域名(根据RFC 2606,第3部分),用于在各类文档中举例使用。这些域名不能被注册使用。
通过保留这些域名,IANA为各类手册和软件配置示例提[……]
昨天突然明白了 U+183B 的问题。【虽然还有待考证。】当时又想到了顿悟。
顿悟,佛教术语,是汉传佛教一个很独特的论点。此派认为成佛开悟,进入无生法忍,是一个跳跃式的过程,而不是渐进式的。与此相对,称为渐悟。渐悟认为,成佛有次第性,要一阶一阶向上,慢慢清净自己的业障、见惑与思惑,经历三大僧[……]
请先看上一篇《满文的助词的写法》【此文实为对当前的建议,所以没有算作改革。】
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小 i 的转写为 -i,我还有两点改革建议:
1)小 i 的变体 ni 改写为小 i。但规定,如果小 i 前面的单词以 n 或 ng 结尾,小 i 读作 ni。
2)小 i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与前词连写[……]
在老蒙文中,附加成分的写法比较特殊。视觉上与“前面的单词”分隔的附加成分,实际上与“前面的单词”共同构成一个词。所以,Unicode在处理老蒙文时使用了窄宽不间断空格【NNBSP】连接这两部分。
窄宽不间断空格有4个作用:
1)形状上,表示一种空隙[…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