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文在历史上只使用两个标点,即᠈ 和᠉(对应于蒙古文的᠂ 和᠃)。这两个标点没有严格的使用规定,实际的使用相当混乱。同时受汉文的影响,个别满文文章不使用标点。一般说来,᠈ 相当于现代汉文的逗号和顿号,᠉ 相当于现代汉文的句号和冒号等。᠈ 的使用频率高于᠉。
关于现代满文的标点符号的使用,建议在保留[……]
满文在历史上只使用两个标点,即᠈ 和᠉(对应于蒙古文的᠂ 和᠃)。这两个标点没有严格的使用规定,实际的使用相当混乱。同时受汉文的影响,个别满文文章不使用标点。一般说来,᠈ 相当于现代汉文的逗号和顿号,᠉ 相当于现代汉文的句号和冒号等。᠈ 的使用频率高于᠉。
关于现代满文的标点符号的使用,建议在保留[……]
锡伯文和达斡尔文的文字都是在满文的基础上,稍作修改而成。虽然在一些字母组合和变化上有所不同,Unicode 编码也不同,但是,使用独立型【辅音为词头型】的字母表是完全相同的。三种文字的【相同或不相同的】对应的字母的表音也是大致【或完全】相同的。所以,太清转写使用统一方案转写满文、锡伯文和达斡尔文。
[……]
本来没想太多有关满文排序的问题,和Sure研究了一下,发现的确这也是个问题。
我们总结了一下,可行的方案有3种。
1. 拉丁字母顺序。这是我支持的方案。现在没有人不熟悉拉丁字母顺序(英文字母顺序)。不管转写的地位和目的是什么,满文按照转写排序我认为是个好方案。任何人查满文的词典就像查汉语和英语的[……]
清无名氏《圆音正考》里已经有尖团音的概念:
试取三十六母字审之,隶见溪群晓匣五母者属团,隶精清从心邪五母者属尖,判若泾渭。
尖音指当时官话里i [i]、ü [y]前的声母z [ʦ]、c [ʦʰ]、s [s],如煎zian [ʦiɛn]、千cian [ʦʰiɛn]、先sia[……]
韵尾的 n 看起来不太起眼,可是也是有讨论的意义的。
满文里 n 有带点和不带点两种写法。做声母的 n 带点,做韵尾的 n 不带点。例外是,1)独立型 en 要加点【至少是手写体】;2)借词中,词尾的韵尾的 n 要加点。
可是有几个问题:
1)如果一个借词使用的时间长了,变成了“准[……]
希望你能理解“韵尾”一词。
满文 k 做韵尾的规则是很复杂的。而且,明显有一些是历史遗留问题,不合逻辑,没有道理。
锡伯文对此的改革是,所有韵尾的 k 都用阳性,而且,减少一个字牙【包括词中韵尾和词尾韵尾】。我不赞同减少 k 的字牙。
我有两套改革建议:
方案1)激进[……]